粤市监食经函〔2022〕683号
李卓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广东凉茶文化保护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公安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因气候、水土特征以及广东人的饮食习惯,素有喝凉茶的习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有少数不良商家为了提高凉茶对感冒、“清热解毒”“降火”“祛湿”等功效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量,违法在凉茶中添加西药,这既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也对“凉茶”文化品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为保护凉茶文化,引导凉茶产业健康发展,我省多管齐下,筑牢凉茶文化保护防线。
一、落实“四个最严”,加强对凉茶的监管执法
一是强化食品生产许可监管。一方面,对于传统意义“凉茶”类的预包装食品生产,强化食品生产许可准入监管,重点对食品原料、配方进行审核,严格现场许可审查,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对于销售预包装凉茶或现场制售凉茶,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进行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确保凉茶经营者持证或备案经营。
二是持续开展现场制售凉茶的抽检专项。针对现场制售的凉茶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现象,组织全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现场制售凉茶专项抽检,排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倒逼销售者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其诚信守法经营。2020年以来,全省抽检各类凉茶965批次(省一级),抽检项目包括国家已公布的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名单中的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非那西丁、氨基比林、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等17种常见易用的药物,943批次合格,合格率为97.7%,检出非法添加的22批次,均已依法处置。
三是进一步完善凉茶相关补充检验方法。目前,国家发布了《饮料、茶叶及其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59种化合物的测定》(BJS 201713)《饮料、茶叶及其相关制品中二氟尼柳等18种化合物的测定》(BJS 201714)《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和蒂巴因的测定》(BJS 201802)等3个适用于凉茶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的补充检验方法,为广东凉茶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排查凉茶非法添加其他化学药物的风险隐患,省市场监管局正在组织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开展凉茶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补充检验方法的研究,扩大凉茶中化学药物监测的覆盖面,充分利用抽检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凉茶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违法行为。
四是构建食品“专家诊脉”工作机制。为构建以预防为主的食品生产风险研判机制,及时消除重点“凉茶”类植物饮料行业食品安全风险,对于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按照《食品生产行业“诊脉”工程工作方案》,适时组织食品安全“诊脉”专家,对风险形势、热点问题、技术难题等展开研讨,切实解决有关问题。
五是严厉打击涉凉茶违法犯罪行为。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违法行为专项工作,近年来共立案查处凉茶添加西药案件143宗,移送公安机关案件97宗,作出行政处罚案件28宗,其他案件仍在调查处理中。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深入对涉凉茶违法犯罪特点和趋势开展分析研判,有效摸排了一批涉凉茶违法犯罪线索,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持续保持对涉凉茶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成功侦破广州番禺凉茶中非法添加西药系列案、中山刘创华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等一批大要案件。
二、加强产业扶持,推动凉茶文化传承发展
一是推动地方特色凉茶产品注册。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强《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宣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传统凉茶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凉茶产品申报保健食品注册。经查,目前我省共有5款产品名称含有“凉茶”或相近字样、保健功能为清咽润喉的保健食品获得注册批准。
二是加大对凉茶的扶持力度。凉茶现有6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每年共给予每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万元,省财政每年给予每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万元的传承补助,鼓励传承人更好地开展项目的保护传承。凉茶项目去年主动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了传承人所掌握的凉茶技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省食品行业协会联合香雪公司国家级非遗项目凉茶传承人,带领科研团队创新推出“粤抗1号”特配预防凉茶、预防颗粒,为复工复产、支援国外抗疫保驾护航。中央财政拨专门拨给凉茶保护传承经费,支持凉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科学认识凉茶文化
一是做好法规引导和科普宣传。凉茶是日常养生保健饮品,属于食品类,无论是定型包装产品还是现制现售类产品,均需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属于违法行为。凉茶生产经营者在其饮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等信息中不得含有虚假宣传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同时,省卫生健康委结合全民营养周、食品安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凉茶类保健饮品的安全等主题,以多种形式开展相关科普宣教,加大凉茶文化的普及范围,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凉茶饮品。
二是建立凉茶博物馆。2006年,由广东、香港和澳门共同申报的凉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成为广东27个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为了更好地阐释凉茶的重要意义和当代价值,在原广东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凉茶项目保护单位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与广州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共同建立广东省凉茶博物馆。广东省凉茶博物馆以“立足粤港澳,辐射全国、全球”为定位,保存藏品291件套,开设凉茶药材基地展示区、智慧中医体验区,建成了“一馆一园一车间一膳食”,对凉茶文化及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宣传,丰富项目的观赏性、互动性和科普性。在2019-2020年期间,广东凉茶博物馆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工旅游精品路线”。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播活动。省食品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激发中医药文化活力,形成“文旅+科普+研学”的凉茶宣传模式。在2020-2021年期间,共开展凉茶主题科普活动500多场次,接待市民游客约6.5万人,其中大中小学生约6000多人次,接待港澳地区及国外游客10余场1200多人次,并在广东电视台设立凉茶小小宣讲员,在天景小学、东荟花园小学开设中医药研学、本草研学等课程,积极培育凉茶文化传承人。在2019年选送凉茶器具参加“春风送绿岭南岸——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春节习俗展”活动,充分展示凉茶文化独特的魅力。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粤传承粤健康”为主题,开展云游广东省凉茶博物馆、畅玩广东省博物馆4D凉茶铺等系列活动,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向更多观众传播广东凉茶文化,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关注凉茶质量安全和凉茶文化传承保护问题,会同相关部门以有力举措加强凉茶监管,强化行刑衔接,依法严厉打击涉及凉茶质量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凉茶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15日
(联系人:张珩,020-38835758)